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1136章搞不好

關燈
第1136章 搞不好

迅速繞過金律園前往禦書房,此時女帝正在在接周啟的電話,歐陽羽和郝仁也在。

禦書房的側殿有專門的電話房,有十五部電話,負責接收各部門的電話。

同時女帝的桌上有紅白黑三個電話,最常用的是黑色和白色,紅色不常用。

白色是外線電話,黑色是內線電話,外線電話目前最遠能打到長安刺史府,神都治下各縣也全部接通,鄭州、汝州也接通了直達電話,十年後全國主要地區電話網絡完成,這部外線電話可以任意達到全國所有地方。

淄州案後,周啟去了江淮和江南,名義是巡查江淮、江南治水,其實是去查當年一些舊案,七月下旬剛剛返回神都。

女帝打著電話,沈雲卿問道歐陽羽:

“歐陽大人與郝大人這是有事?”

“羈縻金戔局剛來消息,羈縻各地隱有旱情,之前打你電話不在,先來向陛下稟報。”

“這麽說,戶部那邊還不知道。”

“嗯。”

當前官僚系統反應比較遲緩,金戔寺的反應速度要快得多。

這些年朝廷在北方和南方修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庫,緩解了小冰期旱情帶來的農業生產壓力,並且正在改造一些小水庫,用於發電。

而西南由於交通艱難,水庫建設工作一直沒提上來,零星也建了幾座,但是不成規模,整體的蓄水調水工作就很差。

雖然朝廷一直加大對西南的基建工作,開山修路遇水架橋,但受到技術和工程設備的制約,也僅僅是修一些土路,架設索橋,大型的公路、隧道、鐵路、橋梁根本談不上。西南一旦出現旱情,就會很麻煩。

道路跟不上,漕運指望不上,從大山外往大山內運輸大量賑濟物資,如果沒有鐵路和汽車,將是一筆巨大的開支。這是幸虧朝廷這些年財政充裕,糧庫儲備充足,否則擱在三十年前,可能是要出大問題。

約莫等了五六分鐘,女帝掛斷周啟電話,臉色有些凝重。

“三位愛卿何事稟報?”

“啟稟陛下,據羈縻道金戔局來函,羈縻道隱有旱情發生,臣建議朝廷應該盡快調度所需賑災物資。”

郝仁詳細稟報了災情。女帝納悶兒,這都八月了,這個時候發生旱情幾乎很少。

“奇怪,眼下都已八月,為何此時會現旱情?”

這時沈雲卿接話說:

“陛下,西南旱情發生在八月,往往會有冬旱與連年旱情,臣建議應該提前做好連年抗旱的準備。”

“現如今北方、南方大修水庫旱情基本緩解,隴西、呼延、天山、西南、蜀中與嶺南的水庫興修可否提上日程?”

“啟稟陛下,隴西、呼延、天山和蜀中的水利建設調查已經完成,要建隨時可以,但西南、嶺南地區道路艱難,尤其是西南,沒有漕運,要在西南大量修建水庫,眼下極為困難。但如果一定要修,也是可以的。

但臣建議眼下在西南少修一些,然後再等十年,十年後朝廷會有更好的技術,鐵路也將修到兩湖和蜀中,屆時再從中原調集人力、物力修西南水庫和鐵路要容易得多。

另外,西南人少,臣建議可以派人前往西南多打井,同時從朝廷調撥一批抽水機與油料,建造更多水房,如此要比興師動眾在西南修水庫更能解決問題。”

眼下西南地區人少,在籍總人口才剛過一千兩百萬,沒有發展到近現代動不動就兩三億,兩三億人缺水幹旱,和一千兩百多萬人缺水幹旱,完全不是一個等級和概念。

所以可以派出工程隊,攜帶打井機和抽水機去打井,把河流裏的水抽上岸,這都比在西南建設水庫強得多。

眼下西南環境優越,地下水其實很豐富,只要打井,就會出水。現在的旱情多數都是表面旱情,人力挖掘的井,深度十分有限,二三十米已經是很深了,但還都是淺表地下水。

朝廷現在的水井打井機利用雙缸內燃機機驅動,能打七八十米,如果使用功率更大的配套的蒸汽機,能打兩三百米,絕對能出水。

而且朝廷還在研制鉆深一百五十丈,約合五百五十米的深井鉆,用於日後的石油和天然氣鉆進。

這些年朝廷在全國各地到處打井,解決吃水和旱情問題,積累了大量地質勘探經驗,這次去西南打井,問題不大。

當然,眼下打井的價格並不親民,但仍然要比在西南建設水庫便宜太多,而且現在打井都是地方官府和朝廷出資打井,老百姓無需承擔費用。

“那就打井抽水與賑災同時進行,務必控制旱情。財政由戶部調撥,就由歐陽前去協調。”

“是。”

吩咐歐陽羽,女帝看向沈雲卿問:

“海郡王何事稟報?”

“啟稟陛下,臣與赫努已經初步談過,忽喇方面的胃口果然很大。”

“他們又要什麽?”女帝口氣明顯不痛快。

“忽喇想要工業。”

“什麽啊!”

女帝惱怒,這時歐陽羽說:

“如此無異於掘斷我朝命根,日後養虎為患。”

“是的,所以臣並沒有直接答應。”

沒有“直接”答應和沒答應是完全兩個意思,尤其是沈雲卿的“沒有直接”,往往都在暗示可能會答應。

“愛卿應該言辭拒絕,何以留下餘地。”

“臣是這麽想的,即便把工業給了忽喇,其實忽喇也發展不起來。同時忽喇遍地文盲,他要發展工業,需要花十五到二十年時間先普及文字,然後在搞工業,還得二十年時間,才能達到我朝二十年前的水平。

等到五十年以後,忽喇還停留在我朝二十年前的水平,而我朝工業已經遍及天下,是他的數百上千倍,而且更加先進。

以上還是樂觀估計,臣倒是認為,即便我朝手把手教他也沒用,忽喇學去之後根本掌握不了。

另外,西夷也有工業,為了引誘忽喇西征,臣建議忽喇去西夷搶掠工業,所以忽喇要得到更多工業,就只能去西征。”

“這也不行,忽喇禍害無窮,工業決不能給他。”女帝斷然拒絕給忽喇工業能力。

這時郝仁說:

“陛下,臣有話講。”

“講。”

“臣倒是認同海郡王的看法,這忽喇其實與臘婆、交趾土民、南洲百夷土民一樣,懶散、愚鈍,很多匠術即便交給了他們,他們非但學不會,反而可能還會給學沒了。

而且要發展工業,需得農業、物力、民力,而忽喇地處塞北苦寒之地,農業無從談起,同時也沒有道路、漕運,無法大量運輸,也就搞不起工業。

臣認為工業對忽喇非但不是好事,還可能是壞事,最終可能拖垮了忽喇。”

郝仁說到了根本點子上,就是搞工業,如果沒有足夠的物質基礎和物流系統,工業非但搞不起來,還可能成為累贅。

西方為什麽要搞殖民和黑奴貿易,本質上就是西方所處的地理環境,決定了無法生產更多的農業產品,維持其農業脫產人口從事工業、教育、軍隊、行政的消耗支出。

國家要發展工業,就一定會有技工、學校、教師群體,這些人都是農業脫產者,需要農業產出保障。

當你無法給農業脫產者提供足夠多的農業產出,要麽停止工業化,把人力轉向農業,要麽就去掠奪。

歐洲直到十八世紀中後期,其農業體系才達到中國宋朝時期的水平,工業革命早期的歐洲,農業還停留在中國秦漢早期,他們要搞工業,就只能去掠奪和殖民,搞黑奴經濟。

同時歐洲物產有先天性缺陷,沒有糖,沒有高效的油料作物,橄欖油不算,每年只能種植一季麥子,畝產還停留在漢朝產量,農業的低下導致人口增長放緩,同時也沒有體系化的醫療,人口死亡率高。

他們搞工業,本質上是違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,但是,如果能夠靠搶解決問題,那就不是問題。

而忽喇比歐洲的情況惡劣的多,首先忽喇還是游牧形態,其次是忽喇地處內陸,可沒有大海提供高效的海運,從海外獲得所需的工業發展物資。

其三是忽喇核心領地的海拔比歐洲高得多,氣溫更低,農業也發展不起來,要不是這些年朝廷給了他們土豆、紅薯和玉米,忽喇的日子肯定不好過。

其四是忽喇沒有高效的物流,他們沒有道路,什麽都靠馬馱,也沒有漕運,不能用船運輸。

試想岐帝國年產幾百萬噸鐵料,煤炭和鐵礦都靠肩扛馬馱,那要多大的成本代價,根本不現實。

郝仁有基層工作經驗,這些年經常和忽喇人打交道,東南亞人和游牧民族的民族秉性比較之下,他得出游牧民族和南洲百夷都搞不好工業,因為文化、地理、基礎設施、農業決定了他們搞不好。

只要看看當今世界就知道,真正能把工業搞好的其實只有兩個文明圈子,一個是以西方新教為首的圈子,一個是以亞洲儒家圈子為首的文明。

而且西方新教工業圈子基本都靠掠奪,早年靠武力掠奪,現在靠金融掠奪,一旦他們不掠奪,他們的發展就會停滯和萎縮。

而東亞儒家圈子有人口規模效應和勤奮、高智的三個補丁,所以能夠完成工業自給的良性循環

但不管你怎麽說,哪怕說出花來,女帝也不會做出妥協讓步,郝仁其實並不知道,女帝對工業的擴散,不僅僅是技術層面,更多是經濟層面。

岐帝國能有今天的財富,其實就是因為工業,對外擴散工業,就是分自己的蛋糕,誰傻誰會這麽做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